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“善辨善用・守好边界”大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提升活动

发布时间:2025-11-06浏览次数:13

 为深入贯彻教育部《全面推进“大思政课”建设的工作方案》要求,落实《江苏省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行动方案》相关部署,11月4日,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南京报业传媒集团教卫事业部、南京溧水石湫中学,成功举办“善辨善用・守好边界——争做新时代优秀数字公民”媒介素养提升专项活动。活动以“校校联动、大中小贯通”的创新形式,为中学生送上了一堂兼具知识性与实践性的媒介素养“必修课”,该活动受到《南京日报》等媒体关注报道。

 本次活动是我校“数字公民成长计划——大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提升行动”的重要实践,聚焦中学生触网低龄化背景下的信息辨识困惑与网络行为规范问题,通过“素养课堂+协同创作+赠书赋能”的形式,将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。来自大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提升计划工作室的9名大学生志愿者,与南京溧水石湫中学的中学生代表分组协作,共同完成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素养提升实践。

 在25分钟的媒介素养课堂上,大学生志愿者围绕“媒介认知、谣言粉碎、思辨方法、责任边界”等核心模块,结合“AI生成虚假信息”“网络谣言传播”等贴近中学生生活的案例,生动讲解了信息辨别“三步法”、网络行为准则等实用知识,引导学生树立“善辨善用、守好边界”的用网理念。课堂互动中,学生们积极参与案例分析与问题探讨,快速掌握了媒介素养核心技能。

 随后的互动环节,大学生志愿者们各带领中学生小组,围绕活动主题共同创作媒介素养公约海报。志愿者们以“同辈引领”的方式,引导中学生结合课堂所学,提炼出“不转无来源信息”“不参与网络谩骂”“保护个人隐私”等5条简单好记的网络行为守则,并搭配生动图标完成海报设计。各组代表依次展示创作成果,汇总形成“中学生优秀数字公民5条公约”,全体师生齐声朗读,将活动理念转化为共同行动承诺。

 赠书环节中,大学生志愿者代表向中学生班级赠送了《AI时代青少年媒介素养》图书,为同学们后续深入学习媒介素养知识提供了长效资源支持。中学生代表接过图书后表示,将认真研读书籍内容,严格遵守公约要求,努力成为“善辨善用、守好边界”的优秀数字公民。活动最后,全体参与人员手持公约海报合影留念,齐声喊出活动主题,为本次专项行动画上圆满句号。

 采访环节中,大学生志愿者们纷纷表示,在实践中不仅深化了自身媒介素养认知,更明确了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在青少年成长路上的引领责任。

 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未来将持续深化“数字公民成长计划”,充分发挥学校思政教育资源优势,联动更多中小学与媒体机构,推出更多贴合青少年成长需求的媒介素养提升活动,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、培育新时代优秀数字公民贡献南城院力量。

供稿:马克思主义学院

文字:李欢欢

图片:李欢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