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,增强青年学生法治观念,3月11日,新青年法宣社在敏行楼209教室开展“余华英拐卖儿童案”法律知识学习活动。
活动以“守护儿童・与法同行”为主题,由社团骨干姜昕怡担任主讲人。她通过典型案例剖析等形式,从案件背景、犯罪特征、法律适用、社会警示四个维度进行详细解读。重点围绕余华英团伙于1993年至1996年间跨区域拐卖11名儿童的犯罪事实,结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二百四十条拐卖儿童罪的量刑标准,系统阐释司法机关从立案侦查到执行死刑的全流程法治实践。
在互动环节,姜昕怡通过“如果遇到可疑人员该如何应对”等情景模拟题引发学生思考,社团成员现场演示了“三步避险法”。
“从本案可以看出,拐卖犯罪不仅是法律问题,更是社会治理难题。”姜昕怡在总结时强调,“作为新时代青年,我们既要提升自身法律素养,也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”。
本学期,新青年法宣社将持续开展“法治案例月月讲”系列活动,通过法律案件解析、法律情景剧演绎、法治思想解读等创新形式,构建法律知识学习平台,为平安校园建设注入青春力量。
马克思主义学院 供稿
文字:李欢欢 庆雨桐
图片:庆雨桐